央廣網龍巖8月15日消息(記者羅曉英)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當天,福建省首單碳中和林項目碳匯交易在龍巖市武平縣簽約。武平縣天源國有林場有限公司與武平永鴻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簽署了碳匯購銷協議,共交易林業碳匯量500噸。

龍巖市林業局向武平永鴻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頒發龍巖(武平)林業碳匯認購憑證(央廣網發 龍巖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悉,碳中和林碳匯是指森林生態系統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此次交易的碳匯項目,屬于以固碳增匯為主要目的,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的天然林、生態公益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項目,有效填補了天然林、生態公益林在林業碳匯開發上的空白。

“全國林改策源地”龍巖市武平縣捷文村的森林步道(央廣網發 李國潮 攝)

近年來,龍巖市作為首批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積極應對森林生態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效益的挑戰,主動參與由福建省林業局主導的《福建碳中和林認定及其碳匯計量監測方法》的編制,并在本地進行先行先試。武平縣實施了植被保護與恢復項目(針對天然林、生態公益林),漳平市開展了竹林經營項目,上杭白砂國有林場則進行了森林經營(人工林)項目,共同對該《方法》進行了試點驗證,且驗證結果已通過專家論證。

上杭白砂國有林場(央廣網發 郭亦斌 攝)

8月14日,福建省林業局正式發布了《福建碳中和林認定及其碳匯計量監測方法(試行)》,標志著“福建碳中和林認定及其碳匯計量監測方法”進入成果應用階段。龍巖市積極響應,按照《方法》要求,著手開發可在全省范圍內交易、流轉、抵銷的林業碳匯產品,即“福建碳中和林項目”。為配合《方法》的出臺及福建碳中和林項目的開發,龍巖市還研發了碳匯項目測算和樣地布設工具,設定了本地化參數,降低了林業碳匯項目的開發門檻與成本。此外,龍巖市林業局與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合作,推進“林業碳匯+生態司法”實踐,為林業碳匯的司法認購提供了通道。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引導破壞森林資源的被告人陳某某認購了此次交易的碳中和林項目,用于替代性修復受損的森林生態。

龍巖市中心城區龍津湖公園(央廣網發 郭亦斌 攝)

龍巖市林業局局長張田華表示:“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此次碳中和林項目碳匯交易,是龍巖市在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和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中取得的實踐成果,也是龍巖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新成效。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林業碳匯實踐,探索森林碳匯鞏固提升模式,推進碳中和林項目有序開發,創新林業碳匯價值實現形式,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更多龍巖經驗。”

編輯:龔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