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前,廣東正堅定不移地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奮力建設一個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的現代化的新廣東。為深入剖析廣東推動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路徑,央廣網廣東頻道推出 “新工業·新廣東——探秘‘粵造粵強’”全媒體策劃,聚焦廣東具備核心創新技術的企業群體,通過對話黨政部門負責人、企業經營者、技術創新工匠,探秘“中國制造”如何“粵造粵強”,展現廣東高質量發展如何從“求量”到“求質”的升級迭代,講述廣東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探索。

央廣網廣州7月25日消息(記者 羅世偉)珠江潮涌,一路奔騰向東。廣州要用12年再造一個“新廣州”,打造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增城肩負重大使命。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下棋如是,“謀城”如是。作為東部中心的重要承載區,增城堅持產業筑基、創新鑄魂,聚力打造廣州東進“橋頭堡”。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中國工業百強區”……一組組響亮的稱號,正是增城奮進的縮影。央廣網記者近日尋訪增城多家一線企業,感受創新主體在這里加速釋放的無限活力。

成形起勢

“深耕謀細”新型工業化

2024年是東部中心開發建設成形起勢的關鍵一年。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新廣州”戰略定位,賦予增城高質量發展新使命,也意味著新的機遇。

縱觀東部中心發展新棋局,增城的底氣與路徑何在?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搶占發展先機——這是增城給出的答案。當前,增城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區,以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堅持制造業當家的戰略布局,給增城帶來豐厚回報。2023年,增城區GDP突破1400億,近三年GDP平均增長7.7%,增速保持全市前三;2024年1月—3月,增城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79.85億元、增長3.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增速排名全市工業六區第一。廣州東部中心“規劃圖”,正轉化為激昂澎湃、競相發展的“實景畫”。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登高謀遠,深耕謀細。規劃范圍896平方公里的廣州東部中心,增城區占了588平方公里。坐擁廣闊的產業空間,增城如何做大做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干出“增城特色”?

從增城落地的第一家芯片制造企業,可窺增城產業發展路徑。央廣網記者日前走進增芯項目主廠房參觀通道,直觀了解芯片制造生產過程。芯片制造對潔凈環境要求非常高,記者在現場看到,包括光刻機、干法刻蝕機等在內的晶圓加工設備以及各種檢測和測試設備有序擺放,整個操作車間一塵不染,工作人員身穿潔凈服進行操作。

“增芯可以在增城生產第一批芯片產品了。”廣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亮介紹,增芯項目與全球同行同步,與我國同行企業差異化發展。項目預計2025年底能達到月產2萬片的目標。產品將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超高清視頻顯示、高端裝備、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可滿足大灣區在相關優勢產業領域對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的龐大需求。

從一片空地,到一座現代化先進芯片制造工廠,該項目從動工到通線僅用時18個月,創下了廣東大體量項目建設的“芯”速度。芯片實現“增城造”背后,是增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強區的結果,同時也是企業與政府雙向奔赴,助力“廣東強芯”工程,為廣東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的最好例證。

增城區有關政府部門人員透露,目前增城正在規劃建設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大灣區高端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園,覆蓋集成電路“四梁八柱”中制造、封測、裝備、材料和平臺等關鍵環節,加快集成電路產業集聚發展,與黃埔、南沙等地區實現錯位發展。

龍頭引領

“撬動”區域經濟新增長極

以增芯項目為縮影,增城厚植高質量發展產業根基,面向未來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助力東部中心形成全市創新發展新高地,成為區域經濟新增長極。

朝東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新興高科技產業,正在增城遍地開花。行走在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幾乎每隔幾公里甚至幾百米,就坐落著一個重大產業項目:增芯、維信諾、工研院中試線、智達星空……增城的“全明星”項目在此集中展示。

廣州提出打造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把東部中心建設成為挺起產業脊梁的創智之城。從產業集群來看,增城重點布局的三大主導產業,均是能夠支撐未來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行業。增城有條件,也有責任,助力東部中心發揮制造業集聚優勢的動力源引領作用。

回望過去,歷經20多年的建設,東部中心依托黃埔、增城,已發展成為廣州制造業的“壓艙石”,集聚廣州開發區、增城開發區兩大國家級開發區以及新型顯示、半導體、汽車制造等支柱產業。據統計,廣州東部中心匯聚全市約1/4的高新企業,貢獻了全市超40%的工業總產值,可見“家底”深厚。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增城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邁上新臺階,加快打造大灣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廣州之東,正在繪制一幅創新頻出、生氣蓬勃的制造業發展畫卷。

“新”是增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和“魂”,也是生命力和競爭力所在。走進位于增城的廣州國顯科技有限公司(維信諾)產品展示大廳,如畫卷般自由伸展收縮,薄如紙翼隨風吹的顯示面板,吸引了在場所有到訪者的注意。

維信諾柔性顯示面板產品(央廣網發 實習生姚虹 攝)

該公司總經理張向偉向記者介紹,維信諾是首個制定柔性顯示國際標準的中國企業,在全球首發了高刷新率、全面屏、低功耗、中尺寸寬頻技術等多項創新技術。目前,增城所在項目規劃年產能約5500萬片模組,產能仍持續保持上升態勢。

早些年落戶增城的維信諾項目,現已成為帶動增城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顯示產業正處于從追求規模增長到注重價值增長的轉型關鍵期,我們也加大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力度,逐步實現了多類關鍵原材料的本地化。”張向偉說。

制造強則經濟強。通過龍頭引領,增城正在建成更加細分、科技含量更高的產業鏈條,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筑穩做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底。放眼廣州東部中心,戰略性新興產業釋放強勁動能,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成為撬動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點。

以鏈集群

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以增城為坐標,徐徐展開粵港澳大灣區地圖——地處環珠江口“黃金內灣”極點,這里西達廣州中心城區,向東、向南分別對接深圳都市圈的惠州和東莞,是大灣區重要交通樞紐,更是穗莞深港黃金走廊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開拓增城的意義不言而喻。

以高水平規劃建設廣州東部中心為主抓手,增城近年來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推動高新技術企業覆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汽車制造、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軟件和信息服務等多個產業領域,實現全區主導產業全覆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型工業化企業體系升級。

做優增量、提升質量,新型工業化才有持久的動力。以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數據鏈等為著力點,大力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這是增城一以貫之的發展思路,總而言之便是“抓大育小”。

做優產業,動能才能強勁;科技創新,動能才會長久。“作為空氣能產業鏈鏈主,企業正在增城規劃建設占地面積超115畝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屆時將引入空氣能綠色能源企業18家,以產業鏈聯動提升驅動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廣東紐恩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華鴻表示。

紐恩泰智能化實驗測試中心(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多維度數據折射增城工業新動能成長速度:2023年,增城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達1000.98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3.2%,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營收達1470.16億元,同比增長16.9%。

此外,高企新申報和復報企業增多。據統計,2023年,增城區營收超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7家,同比2022年增加15家;高新技術企業復報率達79.7%,排名全市第三;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60家,占全市新增數的64%,排名全市第一。

高新技術企業已然成為推動增城區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增城成功推動博創、越峰電子、銳速智能、鴻凱智能、標美硅氟、廣五所、標格達等多家企業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2023年12月,增城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2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

“以前的超大型精密智能注塑機,我們是做不好的,都要靠進口。企業通過18年的努力,現在已經完全實現國產替代了。可以說,我們完全是和開發區一起成長起來的。”走進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博創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創始人朱康建這樣向記者說道。

智能邊緣終端為注塑“智造”賦能(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通過自主研發制造、提升產品品質,以技術引領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型,也是無數增城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縮影。

新東部有新機遇。當前,增城區以東部中心開發建設為主抓手,積極培育創新主體,重構產業發展新優勢,高質量打造城市“現代活力核”。未來“新廣州”,正闊步而來。

編輯:張順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